学院2020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顺利开展

发布者:曹亚楠发布时间:2020-12-08浏览次数:468

本站讯“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食品学院”)2020年秋季学期继续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邀请学院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政教师以及学院专职辅导员,结合当前时事重点为学院二至四年级本科生授课。

10月17日上午,由食品学院团委书记李想开课介绍授课安排、分组计划及考核标准,随后由其主讲《学校历史、校情、文化与校训精神》主题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课程讲授带领同学们一同探寻中国海洋大学1924年到2020年的历史发展的足迹,并详细解读了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深刻内涵,引发同学们色思考,加深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了成为优秀海大人的奋斗目标。当天上午,由食品学院专职辅导员曹亚楠主讲的《坚持“一国两制”事业初心》主题形势与政策课,她一国两制的底线、内涵、实践及根基四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一国两制”在香港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同时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一国两制”方针必须从维护国家主权出发,全面理解和贯彻政策,尊重两制差异,将中央权力的维护与香港自身竞争力的提高结合,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


10月24日上午,由食品学院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徐宋娟主讲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楼顺利开讲,她首先围绕粮食浪费的原因展开了讲述,从出产到储存再到食用过程,每一步都存在损失,使同学们认识到粮食的浪费不仅仅存在于餐桌上随后,分别从粮食的产区、产量将我国的粮食生产现状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是同学们全面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国情以及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差距;最后,结合新冠疫情的影响,从全局角度说明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当天上午,由食品学院在校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王新磊主讲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形势与政策课,他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并对全面小康社会丰富的内涵和要求进行了阐释同时结合实例和视频进一步讲解,使大家直观生动地了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10月31日上午,由在校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李斐主讲了《制度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主题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制度治党事关长远”“标本兼治建章立制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三部分展开讲解,并通过习近平主席文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引出,破除潜规则,根本之策是强化明规则最后,点名主题: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重要内容使同学们对制度治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随后,由食品学院副院长毛相朝主讲了《全面辩证长远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主题形势与政策课。2020由于上半年的极特殊情况,我国经济先降后升,由负转正,他从总体上介绍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并未停滞,并结合当下形势引出我国提出的精准策略,即“六保”“六稳”策略,使同学们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11月7日上午,由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程振明主讲了《读懂抗疫大考的“中国答卷”》主题形势与政策课。课上,她邀请在读博士研究生为同学们分享自己疫情期间在国外求学的感受,通过国内外对疫情处理方式的对比,生动立体引出“中国力量”这一主题随后,食品学院副院长常耀光主讲了《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形势与政策课,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讲话作为课程开场。“我们要继续履行国际义务,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点明了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的决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常耀光从现实处境和前进方向进行剖析,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在疫情中中国的表现展现了大国担当,更是增添了该理念的吸引力。

11月14日上午,由食品学院党委书记辛华龙主讲的《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在教学楼顺利开展。辛华龙指出,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方面决定性成就之一,脱贫攻坚能否如期圆满完成,不仅关乎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更决定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基础能否夯实,还影响着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切身利益,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同学们很多思考。随后,由食品学院专职辅导员张川主讲了《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主题形势与政策课,通过“中国饭碗牢牢端稳”“绝对贫困基本消除”“现代农业实现飞跃”“‘三农’政策体系形成”以及“乡村振兴开启新篇”五个视角全方位展现了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同时,他也提出我们在取得喜人的成就同时,“三农”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因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对标对表补短板十分必要。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都将在同学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中实现,能够参与其中、奋斗其中,是每位青年学生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更是每一个奋斗者的荣光。

    11月21日上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宏春主讲的《不断开拓周边外交新格局》主题形式与政策课在教学楼顺利开展,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外交概述、周边外交热点和新时代的外交工作三部分。江宏春老师首先讲述了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情况,以搞好和周围邻居的关系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说明了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岛礁归属问题”“海域划界问题利益争夺问题”三个层次重点讲解了南海问题;最后对如何在复杂形势下推动周边外交工作方面,提出正确判断周边外交的现况与走势遵循十八大以来的周边外交理念、统筹规划系统思考,坚持做到“四个着力”积极发挥中国的大国作用,担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以及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的观点。

11月28日上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鹏主讲的《中国边界问题的历史、政治与反思》主题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楼顺利开展。课程内容分为基本概念,中国的陆地边界问题,中国的海洋边界问题以及关于边境问题的反思四部分。黄鹏首先讲解了边界的定义和分类,带领同学们了解区分海洋划界和陆地划界的不同随后介绍了中国的边界问题,作为世界上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周围外交环境复杂,加之历史遗留问题,与周围国家存在较多领土争端。他着重讲解了中国海洋边界问题。海洋边界复杂的原因之一在于海洋边界的划分主要依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惯例,而目前世界上存在尚未加入公约的国家,且海洋法在细节方面的规定不够清晰,导致海洋边界问题的解决异常困难。以中国与日本的南海问题为例,其问题核心是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被侵占所引发的领土主权争议及相关海域海洋权益主张重叠问题。大量历史证据表明,中国不但最早发现南沙群岛,而且有效地行使了管辖权。目前,南海问题的现状是岛屿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为减少领土争端对两方国家之间合作的影响,并且避免域外势力的插手干预。中国主张搁置争议,并提出双轨思路解决南海争端。边界问题是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问题,黄鹏老师从解决边境问题需要放在国家战略的大框架之内解决”“中国解决边境问题的重要经验:通过和平谈判友好解决,而非诉诸于武力”“历史和现实结合”“边界问题的解决需要最高领导人的魄力和智慧”“边界问题的解决需要统筹好民族感情与现实利益的关系”五方面给出解答,并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边界问题,理智表达爱国之情,维护国家完整统一。

125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尹主讲的《台湾问题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主题形势与政策课程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开展。随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台湾问题一直牵扯着每位中华儿女的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看待台湾问题李尹从三国时期,到隋、元、明、清各朝代,再到民国时期,以历史时代为线索,介绍了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变化和产生原因,并就当前台湾问题的近况与国际形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围绕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这一内容,李尹带领同学们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台当局作为以及当前中央对台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提出中国大陆会尽最大努力和诚意争取台湾的和平统一,但并不排除使用“非和平”手段的可能。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先生曾说“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是时间的问题,这是任何国家无法阻挡的”,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对“两岸统一是历史必然”的认识和信念。

至此,食品学院2020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圆满结束。

通讯员:李想、徐慧文、于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