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1月20日上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第九讲、第十讲在鱼山校区顺利开展。
课程第九讲是由学院院长助理李振兴教授主讲的《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题形势与政策课。在正式开始之前,李振兴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算是一名科学家”,伴随着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他为同学们讲解了支撑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上下求索,为祖国人民求发展、谋出路的“六大内源精神”,即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学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公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跨越时空,在李振兴的讲解下,同学们仿佛感受到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担当救亡重任时翻涌的热血,追忆到老一辈科学家西迁的大义凛然的取舍,体会到钱学森定稿后“Nothing is final”文字背后的严谨态度,放眼如今,“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天眼”射电望远镜,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从零星到井喷,从量变到质变,是千千万万科研工作着的心血。课程最后,李振兴语重心长的讲到“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支撑自己在所属领域内做出成绩。希望同学们都能树立远大理想,用实际行动将其化为现实。”
课程第十讲是由学院辅导员曹亚楠主讲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主题形势与政策课。课上,曹亚楠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从“马克思人物生平”“马克思主要成就”“《共产党宣言》简介”“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四个方面内容。在讲述中,马克思与妻子的令人唏嘘的伉俪情深,马克思为底层百姓发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抗议,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忘年之交等等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奔波流亡、贫病交加也不曾动摇的共产主义的信心信仰和信念,支撑马克思为全体人类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如果说参加学习前,同学们对马克思只是停留在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那么曹亚楠的分享和解读泽令同学们对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有了更加丰满立体的认知:他是为全人类而活的人类,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类,一个千年出一个的思想家。课程最后,曹亚楠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海洋大学深植于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六二礼堂的故事”“华岗老校长与《共产党宣言》”“民主战士闻一多故居”,她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的历史缩影教育启迪了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励着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铸就蓝色梦想。
通讯员:李想、魏居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