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第十三讲、第十四讲在鱼山校区顺利开展。
图1.薛长湖院长讲课现场
12月4日上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李臣为同学们主讲形势与政策课第十三讲,主题为《法治中国》。课程伊始,李臣以“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一问题作为开场,同学们予以积极回答:“国家宪法日”。接着李臣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宪法日”的由来,他讲到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国家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宪法的生命在于它的普及,为广大民众所知、所掌握。随后李臣又对我国宪法的创立与意义进行了讲解,并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实进行生动举例,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自觉遵守和实施宪法的时代责任。
图2.李臣讲课现场
12月11日上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为同学们主讲形势与政策课第十四讲,主题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革命,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在任何一个时候,在任何人的心里,永远、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都不再有封建皇权,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薛长湖院长引用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作为课程的开场,引发全体同学的共鸣和对中国革命的思考。随后,薛长湖院长对孙中山先生的生平进行了介绍。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癌症在北京逝世,他在国事遗嘱中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结论,并向公众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接下来,薛长湖院长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解了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的贡献,并号召同学们深入系统学习党史,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牢记时代使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3.薛长湖院长讲课现场
通讯员:李想、南海东